切口仅5厘米,瘫痪肢体重获新生!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在聊城成功开展
中枢神经损伤引发的肢体痉挛性瘫痪,是一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全球性难题!近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(聊城市心脑血管病医院、聊城市老年病医院)神经外科团队,依托顾玉东院士首创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,成功为一名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功能重建手术。通过颈部仅5厘米的微创切口,将健侧颈七神经精准"改道"至瘫痪侧,借助健康大脑半球"一拖二"的神经调控潜能。术后患者瘫痪肢体肌张力显著下降,手指屈曲痉挛解除,上肢功能逐步恢复,美容线缝合无需拆线,术后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。数据显示,术后3-6个月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率达64.3%、功能改善率超88%。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开展这项技术,标志着鲁西地区中枢性偏瘫治疗正式迈入"脑功能重塑"新纪元。手术预约评估电话:13969596359
61岁的李女士,去年9月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死,虽经抢救保住生命,却陷入"清醒着瘫痪"的困境——右侧上肢呈痉挛性屈曲状态,水杯都无法拿起。传统康复治疗6个月后,肌张力评分仍不理想,步入功能恢复"平台期"。
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葛海涛领衔的多学科团队,通过精准评估发现:患者健侧大脑半球存在显著功能代偿空间,符合国际公认的"黄金手术窗口期"指征。经神经内镜辅助下的5厘米颈部微创切口,医疗团队将左侧颈七神经主干"搭桥"至右侧,完成外周神经的"战略转移",构建起跨越两侧大脑半球的"神经立交桥",瘫痪上肢和健侧大脑相连,实现了对患肢的独立控制,从而改善患侧肢体功能和痉挛状态。
“恢复得挺好,手没这么僵硬了,话也可以简单地说几句。”术后患者家属肖先生说。让患者从"束手无策"到"手握未来",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在聊城的的临床应用,不仅是医学技术的突破,更是对生命质量的庄严承诺。
什么是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?
由于脑外伤、脑卒中等疾病导致一侧大脑损伤,进而造成的对侧肢体偏瘫是最常见、危害最广泛的后遗症。对患者而言,大脑中枢神经受损无法修复已成事实,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实现肢体灵活自如的梦想?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应运而生,将此前不可能完成的难题变成了可能。
该项技术是指通过手术,将健侧颈七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七神经,使瘫痪上肢与健康大脑半球连接,让健康大脑半球同时控制两侧手臂,通过神经的“移花接木”,“唤醒”瘫痪的上肢,让“沉睡”的手重新动起来。
手术风险大吗?
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由顾玉东院士在1986年首创,至今已非常成熟,并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术中将健侧颈七神经根远端切断后,经过人体自然间隙——椎体前食管后间隙与患侧神经根近端相吻合,形成通路,全程不需要在脑部开刀,手术切口位于颈部两侧,长约 5厘米,美容线缝合无需拆线,术后48小时便可下床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