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“闭店潮”,4S店须以多元化服务与创新求生
近日,多家知名汽车4S店纷纷宣布倒闭,从天津最大的奥迪品牌4S店永濠奥迪,到北京宝马全球首家5S店星德宝,再到厦门、重庆、哈尔滨等多地的汽车4S店,纷纷关门大吉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,从2020年至2023年,全国有超过8000家汽车4S店退网关门,年均退网量超2600家。这些4S店的关闭不仅仅是企业经营不善的结果,更是整个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。
4S店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?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,但归根结底,还是传统商业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结果。
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无疑是导致4S店闭店潮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,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,其销量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。与传统燃油车相比,新能源汽车的保养需求大大降低,这意味着4S店赖以生存的售后维修业务受到了严重冲击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多采取直销模式,绕过了传统的4S店分销网络,使得后者的新车销售业务也大受影响。
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也是4S店面临的重大挑战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市场竞争,价格战成为了常态,导致4S店的新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;此外,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,而4S店为了降低成本,往往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个性化服务,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客户的忠诚度和回购率。再加上近年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,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有所下降,这一切都让4S店的经营雪上加霜。
这场4S店倒闭潮对消费者同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随着4S店的倒闭,一些汽车品牌可能会退出市场,导致消费者在选择车型和品牌时受到限制。而已购车的消费者可能会面临售后服务网点减少、维修保养不便的问题。4S店倒闭后,原厂零部件的供应可能会中断,影响车辆维修质量和进度。同时,非4S店的维修保养机构在技术水平和设备投入方面可能不如4S店,导致车主一时或难找到合适的维修店。
面对4S店倒闭潮,传统车企经销商须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。4S店可拓展售后服务内容,比如增加汽车美容、改装、二手车置换等服务,以此开辟更多收入来源。同时,在保障服务质量稳定的前提下,努力提升服务效率,进一步压缩成本。
此外,创新合作模式也至关重要。传统车企经销商应尽快与新能源车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的有机组成部分。例如,可以代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业务,从而分享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红利。
事实上,已经有不少4S店踏上了转型之路。据报道,河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团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业务过渡,该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4S店数量占比已经达到4:6。一些独立的4S店经销商还会通过展示特定车型获取固定佣金,并提供客户咨询服务。比如,上汽集团的荣威Marvel X车型可以在展厅体验,而在购买环节,经销商会将客户引导至汽车制造商的独家线上渠道。这种“线下服务中心+线上会员运营”的战略,成为了不少4S店集团的转型方向。
车企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变化。比如宝马就宣布下调经销商的销售目标、大幅增加补贴和减免政策、减少考核项目,以确保经销商能生存下去。毕竟,经销商作为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前端环节,不仅展现着品牌形象,更承载着一个品牌的企业文化内涵。保护经销商,实际上就是在保护品牌自身。
当然,4S店的退出机制也需要完善。车企与经销商都必须因势而变,经销商需要调整布局,延长服务链条,并有序承接关停店的车主服务事项;车企也应开放权限,允许经销商进行多品牌经营和维修,以及提供多品牌的售后服务。在出现闭店或者类似情况时,经销商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消费者沟通,及时告知店铺关停计划以及消费者权益的处理办法,并就补偿事宜协商沟通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在购车时应该更加谨慎地选择4S店和汽车品牌,优先考虑那些实力雄厚、口碑良好的品牌。签订购车合同时,务必仔细阅读条款,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。在购车后,及时保留好相关凭证,如购车发票、保养记录等,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只有那些能够与时俱进、不断创新的4S店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在这一过程中,广大消费者则希望自身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,享受到更加优质、便捷的汽车服务。毕竟,无论市场如何变迁,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是商业活动的核心所在。